“守护海洋生态 共建蓝天碧海”媒体行丨樱花湖体育公园成“会客厅”——“千亿”荣成的海洋城市治理经(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孙罗南 荣成报道
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荣成,三面环海,492公里的海岸线占了山东全省的1/6。
(资料图)
这座沿海小城的经济实力十分出彩,荣成2022年GDP体量达到1030.6亿元,是“千亿县”阵营的一员。
近日,经济导报记者在荣成采访时,荣成市政府副市长王曙光说,“海洋是荣成最好的资源禀赋,也是最大的发展优势。”
作为山东县域经济的领跑者,荣成在放大海洋经济优势的同时,也激活了城市的“精致化”治理模式,为海洋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探索着全新的思路。
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一级巡视员罗辉对经济导报记者说,“山东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拥有3500多公里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有海岛589个。持续稳定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是充分利用海洋优势的基础,也是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樱花湖”的蜕变之路
“这周边以前什么都没有。”在荣成樱花湖体育公园,威海市生态环境局荣成分局办公室主任洪磊对经济导报记者说,“以前的时候,这个地方都是草比较深,蚊子也比较多,现在修好了之后,环境好了,大家慢慢都被吸引过来了。”
(荣成樱花湖体育公园 孙罗南 摄)
樱花湖体育公园被视为荣成的城市“会客厅”。整个公园绕湖一周大约6公里,南边连着海。
经济导报记者在这里看到,环湖景观步道、观景平台,赋予了城市更多的旅游休闲空间,不少市民沿湖漫步休闲,十分惬意。不远处还有居民楼和商场。
不过就在多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尤其一遇到大雨,水质就急转直下。
“以前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的不彻底,雨水和污水都是走一个管网。平时是走污水,但是一下雨的时候,水量特别大,就会有一部分生活污水随着雨水流进来了。”洪磊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水质。
“怎么解决呢?现在就是雨污分流。”洪磊对经济导报记者说,“雨水是雨水管道,污水是污水管道,这是个大工程。”
如今,这里的一切都已经在蜕变。打造城市“会客厅”的背后,也离不开大量的投入。
“投入很大,光樱花湖体育公园大概投入2亿多元。还有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等投入都比较大。”洪磊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据悉,荣成还在逐步推广“公园+商业”新模式,在公园中融入商业服务,比如,与九龙城商业街驳接,加快产业聚集。
“反哺于经济”
绵长的海岸线,点缀着一处处美景,荣成市滨海公园也是其中之一。
在荣成滨海公园,威海市生态环境局荣成分局局长杜敦义对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荣成在树立美丽海岸创建工作中,进行了归纳总结,按照精致模式进行城市运行。
“我们的美丽海湾建设‘主战场’一个是岸上,一个是海上。”杜敦义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谈到岸上模式,杜敦义说,“岸上的建设,经过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拆’,首先把海岸上杂乱的小养殖场、小冷藏厂、小加工厂进行拆除,为海湾发展腾出空间;第二步就是在拆除之后,高标准地规划建设,重塑海湾的新面貌;第三步,要对海湾进行管护,我们有专业的管护队伍。”
“第四步,我们在海湾要开展相应的文体活动、旅游等,通过经济投入来激活海湾,之后又反哺于经济发展,形成了一个循环。”杜敦义说。
值得一提的是,荣成的文旅产业也在持续升级拓展,不断对新业态、新产业进行谋划布局。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安,在不久前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他在荣成调研时发现,荣成“在房车制造方面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也是结合当地的特色,整个威海都是偏旅游型的城市,也在打造千里自驾游路线,未来的房车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荣成在激活海湾的过程中,也在开辟赶海、美食、娱乐等休闲服务,配套建设房车营地、餐车、大排档等设施。
除了岸上的模式,“在海上,我们是总结了四次‘用海革命’。”杜敦义对经济导报记者说,“第一次的‘用海革命’是清理养殖,由无序用海走向有序用海,我们划定了海上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海水养殖一律清理,为海洋绿色发展腾出空间。”
“第二步是调整结构,由粗放用海走向科学用海,原来无序的养殖变成了有序合理的养殖,形成了科学的养殖模式;第三步是优化布局,从经济用海走向生态用海,全省首笔‘海洋碳汇贷’落户荣成,实现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新突破;最后一步,发展海洋要从短期用海走向长期用海,我们开展海底修复,恢复海洋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四次‘用海革命’。”
荣成的一系列实践,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潜力空间。荣成也在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持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