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政变军人再示硬 废除与法国军事协议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 尼日尔政变军人3日警告将以牙还牙回击任何“侵犯”,同时宣布废除与法国的军事合作协议。
担负斡旋任务的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代表团当天抵达尼日尔首都尼亚美。西共体方面再次强调,军事干涉是“最后选项”。
7月30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参加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紧急会议的西非国家领导人合影。新华社发(西共体供图)
【资料图】
总统求援
政变军人发言人阿马杜·阿卜杜拉曼3日晚在国家电视台宣读一份声明,说西共体其他成员国对尼日尔任何“侵犯或侵犯企图”将招致尼日尔军队“即刻且不宣而至”的回击,但“友好国家”除外。
阿卜杜拉曼宣布,“终止”尼日尔驻法国、尼日利亚、多哥和美国特命全权大使的职权。
尼日尔总统卫队部分军人7月26日扣押总统穆罕默德·巴祖姆,随后宣布成立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并接管国家事务,总统卫队长阿卜杜拉赫曼·奇亚尼任委员会主席。政变军人声称政变原因是国家安全局势恶化、政府治理不力。
巴祖姆和家人被拘禁在总统府。他3日在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一篇观点文章,呼吁“美国政府和整个国际社会帮助我们恢复宪法秩序”。
他说,自己和其他数以百计遭政变军人逮捕的公民成为“人质”,尼日尔安全局势在政变发生前已在改善,政变没有正当理由。
西共体7月30日要求政变军人一周内释放巴祖姆并恢复他的总统职权,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恢复尼日尔宪法秩序,不排除使用武力。
2021年2月21日,尼日尔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候选人穆罕默德·巴祖姆(前)在尼亚美的一处投票站投票。新华社发
斡旋继续
尼亚美机场一名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记者,尼日利亚前总统阿卜杜勒-萨拉米·阿布巴卡尔率领的西共体代表团已于3日抵达,稍后将会晤政变军人。
西共体还向尼日尔的北非邻国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派出一个代表团。
西共体轮值主席、尼日利亚总统博拉·提努布3日告诉这些代表团成员,“不惜一切代价”达成“包容、友善的解决方案”。
尼日尔政变军人2日派出代表团,先后访问马里和布基纳法索,寻求支持。
按照美联社的说法,西共体最后通牒到期后,西共体需要协商一致,才能决定是否采纳西共体国防参谋长委员会的建议,发起军事干涉。
西共体国防参谋长委员会正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商议对策。尼日利亚国防部发言人伊斯梅拉·古萨乌3日说,西共体要求委员会拿出军事解决方案,希望这是“最后选项”。
据埃菲社报道,截至3日,西共体成员国中,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和贝宁同意参与西共体授权的军事干涉。布基纳法索和马里则警告,如果军事干涉,将支持尼日尔政变军人;几内亚同样反对。此外,阿尔及利亚也反对军事干涉。
2021年11月12日,在位于法国巴黎的峰会会场,法国总统马克龙(左二)欢迎尼日尔总统巴祖姆(左三)。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废约掐台
尼日尔曾是法国殖民地,1960年摆脱法国殖民统治宣告独立,但长期在经济、安全上依赖法国。尼日尔矿产资源丰富,是核电大国法国的铀矿石重要供应国。
巴祖姆及其前任穆罕默杜·伊素福执政期间,尼日尔是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萨赫勒地区反恐和打击极端组织的重要支点,是西方在西非的主要盟友,也是法国如今在西非最后的据点。法美在尼日尔都有驻军,担任教官和执行反恐任务。
据多家国际媒体分析,近年来,不满法国干涉内政等反法情绪在法国曾经殖民的西非地区上涨。同先前发生政变的布基纳法索、马里等国相似,尼日尔国内一些人把俄罗斯视作有力的替代选项。
政变军人发言人阿卜杜拉曼3日晚在声明中指责法国“对当前形势的反应”,宣布政变军人“决定废弃同该国在安全和国防领域的合作协议”,尼日尔方面将就此向法方发出外交照会。路透社说,这是指撤销尼日尔和法国1997年至2020年签署的五份军事协议。
3日下午起,法国“法兰西24电视台”和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信号在尼日尔境内中断。法国外交部“坚决谴责”这一举动。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消息人士告诉法新社记者,是政变军人下令切断信号。
这是7月28日的尼日尔首都尼亚美街头。新华社发
民众示威
8月3日是尼日尔独立纪念日。数以千计民众当天在首都尼亚美集会,支持政变军人。
示威者伊西亚卡·哈马杜告诉法新社记者,“我们只是不要法国人。他们自1960年以来一直掠夺我们”,跟独立前没什么两样。另一名示威者莫克塔·阿卜杜·伊萨说,军人政权能够让尼日尔人摆脱多年来的不公,“我们讨厌法国人”。
警方封锁前往法国驻尼日尔大使馆的道路。法国使馆7月30日遭支持政变的示威者冲击,法国政府敦促政变军人“完全确保”外国使馆安全。
在尼日尔其他城市,数千示威者同样涌上街头,其中包括美国设有空军基地的阿加德兹和政变军人领导人奇亚尼的家乡菲林盖。
截至3日,美国、英国宣布撤离驻尼日尔大使馆非必要人员和家属。法国撤离1079人,其中超过半数是法国公民。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3日说,美国政府依旧致力于外交手段。“我们仍然相信有时间和空间,但窗口不会一直敞开。”(胡若愚)